2023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业务多点开花推动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7.8%至10.0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1.3%至1.03亿元,10.2%的净利率同比增长了3.3个百分点,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170.5%至0.84亿元。2024一季度虽因研发投入增加导致净利润暂时波动,但是营收规模依旧达到1.7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2%。
通合科技是高新技术企业,着力电力电子技术研发已二十余年,多项专利技术领跑行业,获多项发明专利及质量认证,首创“谐振电压控制型功率变换器”技术使谐振式开关电源的全程软开关技术进入了产业化阶段,引领了行业技术潮流。
公司在成立之初布局了电力操作电源业务,并逐步做到了行业领先。之后随着新能源风起,公司发力充电及热管理电源业务,加上收购西安霍威电源100%股权,拓展军工领域业务,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及航空航天三大领域业务布局已然成型,并且构筑起了强大的竞争壁垒。
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通合科技核心产品是直流充电桩核心部件的充电模块,作为最早涉足国内充换电站充电电源领域的企业之一,通合科技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深厚的市场积累,公司现有产品以符合国网“六统一”标准的20kW高电压宽恒功率模块和30kW、40kW高电压宽恒功率模块为主,最高可达1000V,可以满足800V电压平台的要求,在该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在智能电网领域,具备电力操作电源、配网自动化电源、电力用UPS/逆变电源、配套监控系统、直流电源系统和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等全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能力。经过20多年的创新与耕耘,依托公司核心专利技术所形成的产品优势以及良好的市场基础,公司在行业内始终保持领先的技术研发和营销水平,与同类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航空航天领域,通合旗下子公司霍威电源专注于定制化航空航天特种电源方向,依托低功率DC-DC电源模块、大功率DC-DC电源模块、三相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以及多功能国产化特种电源的研制和产业化项目,是率先推出国产化系列产品的厂家之一,其航空航天特种电源产品在国产化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同时,公司首创的“谐振电压控制型功率变换器”技术,还能打造成本优势。该技术提供了一种以输出电压为外环,以谐振电压为内环的双环控制模式,实现了谐振式功率变换主拓扑的全程软开关,使公司产品功率密度更高、体积小、重量更轻,有效提升了器件的利用率,大幅降低了原材料的耗用量。公司的充电模块均运用公司首创的“谐振电压控制型功率变换器”技术,具有输出效率高的优势,峰值输出效率高于97%,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并且,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标志着公司研发平台的综合技术创新实力提升至一个新台阶。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获得专利224项、软件著作权67项。
之后公司还建立了西安标准化研发中心,形成国内先进的电力电子研发创新平台,同时吸引高端技术人才,紧密跟踪前沿技术。“西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建立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技术优势和研发效率,提升综合实力,构建企业中长期核心技术护城河。
此外,公司设有标准的全自动SMT流水线、散热片自动组装柔性线、插件波峰焊接流水线、全自动点胶灌胶线体、自动三防喷涂线、半自动倍速链总装线、自动总装线、老化室、自动检验设备。整套生产流程工艺较为先进、配套齐全,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检测中心也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证书,通过了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DILAC)的实验室评审,竞争优势全方位构筑成功。
年报资料显示,公司2023年除航空航天等行业产品销量同比持平之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电力行业、其他电源行业销售量分别同比大幅增长81.98%、47.44%、30.32%至29.19万台、13.52万台、1.2万台。对应到收入端,公司新能源汽车行业、电力行业、其他电源行业营收分别同比增长96.33%、36.93%、71.05%至6.86亿元、1.77亿元、1,279.85万元。
分产品看的话,得益于行业需求放量,且公司持续投入研发资源,进行产品迭代,在产品功率密度、效率、防护性、稳定性、噪音等方面持续提高产品竞争力,公司营收体量最大的核心产品充换电站充电电源,其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09.6%至6.51亿元,电力操作电源同比增长36.93%至1.77亿元,成为公司第二大营收产品品类。此背景下,公司营收总规模达到10.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7.8%。
年报数据显示,得益于充电模块等业务快速起量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提效降本,公司充换电站充电电源业务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12.06个百分点至27.73%,电力操作电源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至38.69%,推动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至33.2%。
同时,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95、1.41个百分点,使得2023全年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59个百分点至21.5%,最终推动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1.3%至1.03亿元,10.2%的净利率较去年同期的7%有显著提升,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170.5%至0.84亿元。
首先对于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而言,随着行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显著,充电基础设施潜力巨大。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充电基础设施也随之快速增长,2023年1-12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92.9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45.8万台。截至2023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同比增加65%。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预测,2026年前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会快速上升,2024年接近40%,2025年接近50%,2026年超过50%。未来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面对未来空间巨大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充电基础设施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市场前景广阔。
充电模块是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的“心脏”,直流快充桩中充电模块的价值量占比达到50%。在高压快充趋势的推动下,充电模块向高功率密度发展。随着电动汽车对续航里程、快速补能的要求提高,近年来全球主流车企相继推出800V超级快充架构。大规模高压快充和宽电压范围充电需求推动充电模块逐渐向高压化、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
随着直流快充桩渗透率提升,直流充电模块市场需求有望爆发。2023年国内新增公共桩中直流桩渗透率为48%,专业机构预计2025年直流桩占比将达到60%,2022-2025三年直流桩增量CAGR约44.5%。
考虑单桩功率逐年增高,2025年直流桩平均功率可达167kW,按照充电模块约2500元/台,平均功率为27.5kW,单瓦价格约0.1元估算,预计2024年/2025年充电模块年市场空间可达94亿元/134亿元,充电模块市场增量空间巨大。
近年来欧美国家加大力度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推出充电桩支持政策以弥补基础设施短缺。海外客户价格敏感性低,充电模块价格更高利润空间更大,销售毛利率较高。不过各国对充电桩的技术性能、安全性、通信协议以及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有不同标准。例如,欧洲采用了CE认证标准,强调了充电桩的电气安全性和符合性。而美国则侧重于确保不同制造商的充电桩可以与不同型号的电动车兼容。
公司正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加大对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的营销投入和客户的开拓力度,2023年公司实现境外营收0.54亿元,同比增长122.92%。在产品认证方面,公司产品已取得CE认证、UL认证,多款产品进入欧洲、北美市场,机构预测公司充电模块的海外业务在24-25年放量。
近年来,我国电力投资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电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特别是特高压线路方面的投资持续加强。2009-2020年,国家电网智能化投资共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在“双碳”目标下,预计未来将迎来新能源发电对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的持续替代,对直流电源系统和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需求明显增加。
近些年,电网基础建设特别是特高压线路建设投资还在加强。南网“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规模达到6,700亿元,相比“十三五”期间提升近20%,其中配电网规划建设达到3200亿元;“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交3直”,并强调加大“三交九直”特高压等工作力度。2024年1月12日,国家电网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电网投资有望继续提升。
由于航空航天领域对于电源产品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更高,以往市场主要被国际品牌(包括美国VICOR、Interpoint等)主导。近年来,国内航空航天特种电源市场对于本土电源厂商的采购份额逐年加大,逐步减弱对于国外厂商的依赖,为国产化军工电源产品形成潜在替代空间,有望推动国产化军工电源的快速增长。
此背景下,通合科技依旧在持续进行产能增长、技术加速迭代,不断扩大自身竞争优势。公司于2023年12月15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等议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将全部用于高功率充电模块产业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已于2023年10月取得项目所涉土地的不动产权证书,目前处于规划建设阶段。
由此看来,三大业务领域构筑起稳固竞争壁垒的通合科技,经历2023年净利翻倍增长之后,随着下游多个行业持续增长,有望维持强劲的增长态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马群科技园金马路5号
邮编:210049
电话:(025)84350035 84361199
传真:(025)84351829
客服热线:8008281106
(025)84352391
13770730358(24小时)
E-mail:sales@xzxa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