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习总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中应当发挥主力军作用。同时,代表新领域、高技术含量、体现创新驱动的生产力跃迁,正在成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方向。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也离不开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送变电公司”)是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超、特高压电网建设、运营维护与应急抢险业务。近年来,安徽送变电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打造电网新型劳动者队伍,加快形成能源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参与了包括1100千伏直流工程在内的“十三交十五直”28个特高压输变电工程、67个施工项目,施工产值和综合实力由同行中游迈入第一方阵,真正实现了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
安徽送变电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4月23日至24日,人民论坛调研组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相关专家,前往安徽送变电公司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该公司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一流送变电企业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成效。
弧垂检测机器人,一款应用北斗定位、激光测绘技术,测量精准、不受能见度影响的输电线路弧垂观测装置,解决云雾、夜间等非可视条件下无法进行弧垂观测的难题。
便携式电动智能拉线器,一种由电源驱动电机,经减速机降速增扭,通过链条移动实现两个挂点间距离变化的机械设备,用于替代传统手拉葫芦,实现电动遥控,有效降低高空人员劳动强度,压降施工风险。
座地双摇臂抱杆集控系统,能够将传统座地双摇臂抱杆的提升、变幅、回转等作业动作,集中于一个系统进行控制。采用电动绞磨替换燃油、液压绞磨,利用集控系统取代单点操作,仅需1人即可完成传统由12人配合完成的工作任务。
在安徽送变电公司宏源工业园的皖送技术中心,调研组专家参观了安徽送变电公司在输变电施工领域的一项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这些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变电站建设、铁塔组立施工、输电线路施工、电网运维检修等场景,为该公司在电网建设中走出一条从高压到超高压、从超高压到特高压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项项创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安徽送变电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攻克工程和技术难题。为打造创新主体最协同、创新资源最聚集、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最有效的创新生态系统,安徽送变电公司成立了皖送技术中心,聚焦送变电施工、运维、应急抢修等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展技术创新攻关。以推动电网建设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为目标,技术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如吊装作业智能预警装置、双导线间隔棒安装电动飞车、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智能检测采集仪、组塔抱杆轴压倾角吊重智能监测装置、模块化深基坑作业成套装置、GIS安装防尘装置等,有效提升了电网施工水平。此外,技术中心还与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依托归口管理部门工程技术部组件固定+柔性技术攻关团队,针对复杂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有授权专利428项,10余项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一项项创新成果,瞄准的是电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技术难点、痛点问题,最终也在具体的工程中得以检验和运用。皖送技术中心的技术、设备、工艺创新,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需求从工程实践中来,成果到工程实践中去。在技术中心,讲解员为调研组专家讲解了500kV大跨越工程特殊立塔及架线施工工法、特高压长江大跨越工程“2牵3”放线kV GIS现场安装施工工法等工艺工法,这些工艺工法都是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被创造和总结,又在之后的工程实践中得以继续应用。
通过技术、设备、工艺的不断自主创新,安徽送变电公司厚植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有效提升了核心竞争力。调研组了解到,2023年,安徽送变电公司主业完成产值44.11亿元,同比增长14.38%,首次位居系统内同行第一;有15项工程获国网公司及以上奖项,创历史新高,其中准东-华东直流工程、张北柔直试验示范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紫蓬变电站、张北柔直工程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紫蓬变电站同时获评“中国安装之星”,先锋变电站获国网输变电工程金奖,6项工程获评绿色建造星级工程。
“安徽电网是枢纽型、综合型送受并举的能源互联网中心,是西电东送、皖电东送的桥头堡,而且安徽特高压线路重要输电通道较多,承担着向华东地区输送电力的重要任务,一旦发生线路同跳,可能直接危及华东电网安全。我们通过创建立体巡检+集中监控输电运检新模式,推进重要输电通道三个纳入,有力保障了安徽特高压线路尤其是重要输电通道的运行安全。”走进安徽送变电公司运检工业园,安徽送变电公司二级职员孔闻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安徽大电网及重要输电通道运维安全的重要性。
电力安全关系国计民生,金融、通信、交通、供水、供气等领域基础设施安全可靠运行都建立在电力持续稳定供应的基础上。超、特高电网的输电运检是安徽送变电公司的“三大核心业务”之一,如何运维好庞大的电网线路,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人民用电需求,是摆在安徽送变电公司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安全生产的第一保障力,安徽送变电公司坚持科技赋能、数智赋能,探索“立体巡检+集中监控”输电运检新模式,通过成立安徽电网输电智能巡检中心、无人机巡检作业管理中心、应急救援抢修中心支撑安徽电网高水平运维抢修,针对超、特高压线路重要输电通道建立外部政企联防网络和内部立体防护体系,推动传统运检模式向智能化管控转变,全面提升了超、特高压电网线路的运维管控水平,守住了“大电网的安全生命线”。
在无人机巡检作业管理中心现场,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各式作业无人机和巡检设备,了解了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独特优势和作业流程,观看了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规模化应用平台这一智慧平台管理巡检任务、监测大数据预警信息、统一决策指挥的实际操作。在参观的过程中,调研组专家对公司广泛应用无人机和数智化技术,推进智能巡检体系建设的创新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传统使用固定翼无人机进行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班组人员开车把无人机带到特定巡检地点,安装机翼和电池,规划好航线之后,还需要等待无人机巡检完毕后再将无人机带回。我们探索建成了全自动的输电运检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巢,能够进行自主换电、根据计划自主飞行。”在机巡中心,工作人员向调研组介绍了公司在无人机巡检领域的创新成果,“通过我们的机巢应用,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能够满足全天候、无间断的户外巡检要求。”
调研组了解到,无人机巡检作业管理中心负责过多项国网公司、省公司重点任务,完成世界最高电压等级1100千伏吉泉线直升机带电作业,在国网系统率先建成基于PMS3.0架构和业务中台的无人机自主巡检样板间,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规模化应用,应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实现通道不间断快速巡视,有力保障了大电网安全,受到国家能源局、安徽省政府及国网公司主要领导的肯定。
在安徽电网输电智能巡检中心,工作人员向调研组介绍了针对特高压重要输电通道的防护措施。安徽省内的特高压密集输电通道是国家电网西电东送的“高速路”,是“经济线”更是“线”,线路防护任务重;这些重要输电通道多处于地理环境复杂、植被茂密的野外地区,线路防护难度高。为更好维护特高压线路重要输电通道的安全,安徽送变电公司构建了外部政企联防网络和内部立体防护体系,多措并举维护重要输电通道输电安全。
一方面,安徽送变电公司通过推动省内重要输电通道全部纳入地方防灾救灾减灾体系和安徽省电力法法治管理范、建立省市县电力设施保护的实体化机构、促请地方门成立警企联勤办公室等措施,广泛联合地方公安、自然资源、应急、林草、气象等相关部门,形成了协同管理、共同维护重要输电通道输电安全的合力。
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加强人工巡视、在线监测和无人机等手段应用,构建了重要输电通道“星天空地”的内部高标准立体防护体系。“星”是指试点开展卫星遥感巡视,构建“隐患月度普查、风险每日预报、告警分钟推送”的重要输电通道隐患卫星遥感管控机制;“天”是指深化无人机自主巡检应用,实现杆塔关键点的自主巡检、自动测温;“空”是指部署双光谱监测装置、激光雷达放外破装置、微拍视频装置等在线监测装置,实现对山火、冰、外破等情况的监测预警;“地”是指织密“4+6”人巡护线网络,建设运检站、中心驿站、护线级护线堡垒”,打造专业护线员、属地护线员、群众护线员、义务护线员、政企信息员、警企信息员“6级群防链条”。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高精尖”科技人才,也需要大批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人尽其才百事兴。安徽送变电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基本定位,既着重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头雁”,又重点培育躬耕在生产一线、熟练掌握生产技能的工匠型人才,通过实施开放灵活引才政策、为科技人才搭建创新平台、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输变电专业实训基地等举措,打造了一支高等级人才竞相涌现、核心技能人员持续充实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安徽送变电公司为优秀人才提供创新环境,发挥优秀人才带动作用的重要举措。公司当前拥有“王开库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吴维国劳模创新工作室”两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走进“吴维国劳模创新工作室”,调研组一行听取讲解员介绍了1100kV带电作业“世界第一人”吴维国从事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运维管理工作,攻克超、特高压带电作业技术难题的事迹,了解了吴维国带领的带电作业班专业化的作业流程,参观了智能接地线、智能型屏蔽服、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电位转移棒等带电作业班的创新成果。
调研组了解到,“吴维国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于2017年,主要由技术骨干、带电作业、运维管理人员组成。依托“吴维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带电作业团队累计获得国家级管理创新奖1项、省部级科技创新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研制出12项(套)带电作业专用工器具,填补了国内外带电作业技术、装备、体系、标准诸多空白。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培养与创新技术和高端产业相匹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安徽送变电公司聚焦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培育,建设输变电专业实训基地,为电网建设、运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调研组了解到,当前安徽送变电公司建设了线路专业实训基地、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和输电运检、无人机实训基地,基地内培训设施设备齐全,可开展线路、变电、修试等专业共计56个实操培训项目。同。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马群科技园金马路5号
邮编:210049
电话:(025)84350035 84361199
传真:(025)84351829
客服热线:8008281106 (025)84352391 13770730358(24小时)
E-mail:sales@xzxaj.com